【王冕求学翻译及原文】《王冕求学》是出自《明史·王冕传》的一篇记载,讲述了元末著名画家、诗人王冕早年勤奋求学、刻苦自学的故事。文章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王冕在艰苦环境中坚持学习的精神,以及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一、原文节选(部分)
> 王冕者,诸暨人。幼贫,父使牧牛。冕放牛陇上,常坐林中,取竹片作笔,以地为纸,习书。或问:“何不读书?”曰:“吾欲学画。”遂游学于外,夜则燃松明照书。后学成,画山水人物,皆有神韵。
二、翻译
王冕是浙江诸暨人。小时候家境贫寒,父亲让他去放牛。王冕在田埂上放牛时,常常坐在树林里,用竹子削成笔,在地上写字练习。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读书?”他回答说:“我想学画画。”于是他外出游学,晚上点松枝照明读书。后来他学有所成,所画的山水和人物都有神韵。
三、总结与表格对比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明史·王冕传》 |
作者 | 司马迁?(注:实际为《明史》编纂者) |
主题 | 勤奋求学、自强不息的精神 |
人物 | 王冕,元末画家、诗人 |
背景 | 家境贫寒,靠自学成才 |
主要事迹 | 放牛时练习书法;夜晚点灯读书;最终成为著名画家 |
语言风格 | 简洁朴实,富有感染力 |
寓意 | 不论出身如何,只要努力就能实现理想 |
四、结语
《王冕求学》虽短,却生动刻画了一个出身贫寒但志向坚定的学子形象。他的故事不仅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知识的渴望,也反映了“天道酬勤”的传统价值观。今天读来,仍能给予我们深刻的启发与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