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殿上虎刘安世文言文注释翻译

2025-09-28 14:35:28

问题描述:

殿上虎刘安世文言文注释翻译,求路过的神仙指点,急急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8 14:35:28

殿上虎刘安世文言文注释翻译】一、文章概述

《殿上虎刘安世》是一篇记载北宋时期名臣刘安世生平事迹的文言文,主要讲述他刚正不阿、敢于直谏的性格特点。文中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了他在朝堂之上直言进谏、不畏权贵的精神风貌,因此被时人称为“殿上虎”。本文内容简练,语言古朴,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二、文言文原文(节选)

> 刘安世,字元城,洺州人。少有大志,好学不倦。及长,以才德闻于乡里。神宗召对,问曰:“卿年尚少,何以能如此?”对曰:“臣少孤,母教之,故能至此。”帝嘉其孝,擢为太常博士。居官清廉,不阿权贵。尝因事与宰相争,面折其非,声震朝廷。时人号曰“殿上虎”。

三、文言文注释

文言词语 注释
刘安世 北宋名臣,字元城,洺州人。
洺州 地名,今河北邯郸一带。
少有大志 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
好学不倦 喜爱学习,从不懈怠。
及长 等到长大以后。
以才德闻于乡里 因才华和品德在乡里闻名。
神宗 宋神宗赵顼。
召对 被皇帝召见并问答。
何以能如此 为什么能做到这样?
臣少孤 我年幼丧父。
母教之 是母亲教导我。
帝嘉其孝 皇帝赞赏他的孝顺。
擢为太常博士 提拔为太常博士(官职)。
居官清廉 做官清正廉洁。
不阿权贵 不趋附权贵。
尝因事与宰相争 曾因某事与宰相发生争执。
面折其非 当面指出其错误。
声震朝廷 声音震动朝廷。
时人号曰“殿上虎” 当时的人称他为“殿上虎”。

四、白话翻译

刘安世,字元城,是洺州人。他年轻时就胸怀大志,勤奋好学。长大后,因为才华和品德在乡里很有名气。宋神宗召见他,问他:“你年纪还轻,怎么能做到这样呢?”刘安世回答说:“我小时候失去了父亲,是母亲教育我,所以我才能做到今天这个样子。”皇帝赞赏他的孝顺,于是提拔他为太常博士。他在任期间清正廉洁,不依附权贵。有一次,他因为某件事与宰相发生争执,当面指出对方的错误,声音响彻朝廷。当时的人称他为“殿上虎”。

五、总结

《殿上虎刘安世》这篇文言文通过简短的文字,刻画了一位刚正不阿、忠诚正直的官员形象。刘安世不仅才华出众,而且品德高尚,尤其在面对权贵时毫不退让,体现了儒家士大夫应有的气节。他的故事不仅是对个人品格的颂扬,也反映了宋代士人精神风貌的一个侧面。

六、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文章标题 殿上虎刘安世文言文注释翻译
作者 无明确记载(传统文言文)
朝代 北宋
主人公 刘安世(字元城)
性格特点 刚正不阿、直言敢谏、清廉正直
称号 “殿上虎”
皇帝 宋神宗
官职 太常博士
核心事件 与宰相争执,面折其非
文学价值 简洁生动,人物形象鲜明
历史意义 展现宋代士人精神风貌

如需进一步扩展或分析其他相关人物与事件,可继续补充。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