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亭记归有光翻译】一、
《沧浪亭记》是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写的一篇散文,文章以“沧浪亭”为题,通过对园林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感慨。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归有光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思想情感。
归有光在文中不仅描绘了沧浪亭周围的自然风光,还通过与友人的对话,抒发了自己对仕途坎坷的无奈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全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既有景物描写,也有情感表达,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吴中多佳山水,而沧浪亭为最。 | 苏州一带有许多美丽的山水,其中沧浪亭最为著名。 |
余尝游焉,爱其水石之胜,遂买地筑亭。 | 我曾经游览过这里,喜爱这里的水石景色,于是买了块地建了这座亭子。 |
亭前有古木数株,枝叶扶疏,荫蔽如盖。 | 亭子前面有几棵古树,枝叶茂密,像伞一样遮住阳光。 |
水声潺潺,鸟语清脆,使人忘机。 | 水流的声音轻轻响着,鸟鸣清脆悦耳,让人忘记世俗的纷扰。 |
予尝与客饮于此,谈笑风生,不觉日暮。 | 我曾和朋友在这里饮酒,谈笑风生,不知不觉到了傍晚。 |
世之士大夫,多好名,求其迹而慕之。 | 世上那些士大夫,大多喜欢名声,追求他的足迹并仰慕他。 |
然吾独爱此亭,非为名也,乃为其景耳。 | 但我唯独喜爱这座亭子,并不是因为名声,而是因为它的景色。 |
夫山川之秀,非人所能尽得;而人心之静,亦非物所能移。 | 山川的秀丽,不是人能全部领略的;而内心的宁静,也不是外物可以改变的。 |
三、文章特点总结
- 语言简练:归有光用词简洁,却富有画面感。
- 情景交融: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紧密结合,增强了文章感染力。
- 哲理深刻:通过对自然的赞美,表达了对淡泊名利、回归本真的追求。
- 情感真挚:文章充满个人感受,体现出作者对生活的真实体验。
四、结语
《沧浪亭记》不仅是一篇写景散文,更是一篇寄托情怀的作品。归有光通过描写沧浪亭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这篇文章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是明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