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是出自《世说新语·方正》的一则短文,讲述了东汉时期陈寔(字仲弓)与其友人约定同行,但友人未按时到达,陈寔坚持守约的故事。文章虽短,却体现了古人重信守诺的品德,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礼仪和诚信的重视。
一、
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陈太丘(即陈寔)与一位友人约定一同出行,但友人迟到,陈寔并未因对方的失约而改变自己的行为,而是选择等待。最终,友人到来后,陈寔以礼相待,表现出极高的修养和诚信。文章通过这一事件,传达了“言而有信”“守时守约”的重要性。
二、关键信息整理表
项目 | 内容说明 |
出处 | 《世说新语·方正》 |
作者 | 刘义庆(南朝宋) |
主要人物 | 陈太丘(陈寔)、友人 |
故事背景 | 东汉时期,士人阶层重视礼仪与信用 |
故事梗概 | 陈太丘与友人约定同行,友人迟到,陈太丘坚持等待,最终友人到来并受到礼遇 |
主题思想 | 强调诚信、守约、尊重他人 |
文化意义 | 展现古代士人的道德修养与社会风气 |
启示 | 在人际交往中,应注重信誉与时间观念,做到言行一致 |
三、延伸思考
《陈太丘与友期》虽然篇幅简短,但其内涵丰富,不仅是一个关于守约的故事,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体现。在现代社会,这种“守信”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承诺,还是工作中的责任,都离不开诚信的基础。这篇文章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更要坚守内心的道德准则,做一个值得信赖的人。
结语:
《陈太丘与友期》是一则寓意深远的小故事,它用简单的情节传达了深刻的道理。通过学习和理解这类传统文化作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华文化的精髓,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其中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