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耳聪目明是什么意思】“耳聪目明”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听觉敏锐、视觉清晰,能够清楚地听到和看到事物,也引申为思维敏捷、判断力强。这个词语不仅用于描述人的感官能力,还常用于形容人具有良好的观察力和辨别能力。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耳聪目明 |
拼音 | ěr cōng mù míng |
含义 | 形容听觉和视觉灵敏,也比喻头脑聪明、判断力强。 |
出处 | 出自《汉书·东方朔传》:“臣闻贤者有言,耳聪目明,可以远见。”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 |
近义词 | 明察秋毫、目光如炬、耳听八方 |
反义词 | 耳聋眼花、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
二、词语解析
1. 耳聪:指耳朵灵敏,能听见细微的声音。
2. 目明:指眼睛明亮,能看清远处的物体。
3. 引申义:在日常使用中,“耳聪目明”不仅仅指生理上的感官敏锐,更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善于观察、分析问题能力强,具备良好的判断力。
三、常见用法举例
- 在工作中,一个耳聪目明的员工能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避免失误。
- 他为人耳聪目明,对事情看得透彻,是团队中的智囊。
- 领导要求我们做事要耳聪目明,不能马虎大意。
四、总结
“耳聪目明”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既可用于描述人的感官能力,也可用于形容人的智慧与洞察力。在现代汉语中,它常被用来赞美那些观察细致、思维敏捷的人。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耳聪目明”这一词语的来源、含义及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