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晋崤之战原文注音版】秦晋崤之战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发生在春秋时期,是秦国与晋国之间的一次重要冲突。此战以晋国的胜利告终,成为晋国在春秋时期扩张势力的重要转折点。本文将对《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中记载的“秦晋崤之战”进行简要总结,并附上原文注音,便于阅读和理解。
一、
秦穆公为了扩张势力,派遣大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率军偷袭郑国。然而,郑国早有防备,秦军未能得逞。返回途中,秦军经过崤山(今河南陕县),被晋国伏击,全军覆没,三将被俘。此战不仅显示了晋国的战略布局,也反映了秦穆公在战略上的失误。
此次战役的关键在于晋国的预判和伏击策略,以及秦军在长途奔袭后的疲惫状态。同时,战争中的将领表现也成为后世研究的重点。
二、原文注音版(节选)
原文 | 注音 |
秦晋崤之战 | Qín Jìn Xiáo zhī zhàn |
秦穆公使孟明视等伐郑 | Qín Mù Gōng shǐ Mèng Míng Shì děng fá Zhèng |
郑人觉之 | Zhèng rén jué zhī |
乃还 | Nǎi huán |
晋人伏于崤 | Jìn rén fú yú Xiáo |
击之 | Jī zhī |
全军皆没 | Quán jūn jiē méi |
三帅被擒 | Sān shuài bèi qín |
三、关键人物与事件简表
人物 | 身份 | 作用 |
秦穆公 | 秦国国君 | 发动战争,意图扩张势力 |
孟明视 | 秦将 | 率军出征,战败被俘 |
西乞术 | 秦将 | 参与战役,战败被俘 |
白乙丙 | 秦将 | 参与战役,战败被俘 |
晋文公 | 晋国国君 | 预判秦军动向,设伏击败秦军 |
先轸 | 晋将 | 主导伏击战术,取得胜利 |
事件 | 时间 | 结果 |
秦军出征 | 春秋时期 | 未达目的,撤退 |
晋国伏击 | 崤山 | 秦军全军覆没 |
三将被俘 | 崤山之战后 | 成为晋国战利品 |
战争影响 | 后世 | 晋国势力增强,秦国受挫 |
四、总结
秦晋崤之战是春秋时期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战役,它不仅体现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也展示了军事策略的重要性。通过本次战役,晋国成功地遏制了秦国的扩张野心,巩固了自己的霸主地位。而秦国则因这次失败,开始反思自身的战略方向。
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军事思想的人来说,“秦晋崤之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案例。通过阅读《左传》原文并结合注音,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段历史的真实面貌。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人物或战役细节,可参考《左传》全文及历史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