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周处的原文及译文介绍】《周处》是出自《晋书·周处传》的一篇人物传记,讲述了西晋时期一位名叫周处的勇士,从少年时的横行乡里到后来悔过自新、立身成才的故事。文章通过周处的转变,体现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思想,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一、
周处年少时性格暴戾,与猛虎、蛟龙并称为“三害”,百姓苦不堪言。后经陆云点化,认识到自己的过错,决心改正。他斩杀蛟龙、除恶扬善,最终成为一代名将,为国效力。故事展现了一个人如何在自我反省中实现人生价值的转变过程。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周处字子隐,义兴阳羡人也。 | 周处字子隐,是义兴阳羡人。 |
少孤,不修细行,纵情肆意,为乡里所患。 | 他年幼丧父,不注重小节,放纵自己,被乡里人视为祸患。 |
义兴有蛟,山中有虎,又有周处,谓之三害。 | 义兴有蛟龙,山中有老虎,再加上周处,被称为“三害”。 |
或说处:“此三者,汝皆能除,何不先除一害?” | 有人对他说:“这三害,你都能除掉,为什么不先除掉一个呢?” |
处曰:“为害既久,民所共苦,当先去之。” | 周处说:“它们为害已久,百姓都深受其苦,应当先除掉它们。” |
乃入山寻虎,虎见处,怒而跃出,处与之斗,遂毙之。 | 于是他进山寻找老虎,老虎见到周处,愤怒地跳出来,周处与它搏斗,最终将其杀死。 |
复入水,与蛟合战,自旦至暮,蛟乃死。 | 又进入水中,与蛟龙搏斗,从早晨打到傍晚,蛟龙终于死去。 |
处遂自悔,往诣陆云,求教。 | 周处于是感到后悔,前去拜访陆云,请求教导。 |
云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未远,岂可自弃!” | 陆云说:“古人重视‘早上知道道理,晚上就死去也无妨’,何况你的前途还很远,怎么可以自暴自弃呢!” |
处遂励志,学识日进,有名于世。 | 周处于是立志奋发,学问日益精进,在当时很有名气。 |
后为御史中丞,有直声。 | 后来担任御史中丞,以正直著称。 |
及卒,士庶痛惜之。 | 他去世后,士人和百姓都非常惋惜。 |
三、总结
《周处》这篇文言文不仅是一则历史人物传记,更是一部关于个人成长与道德觉醒的经典作品。它告诉我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在于能否认识错误、勇于改正。周处从“三害”之一到“忠臣良将”的转变,正是这种精神的生动体现。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不仅能了解古代人物的事迹,更能从中汲取人生智慧,激励自己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