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含义】一、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出自唐代诗人戴叔伦的《塞上曲》,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献身精神。其核心含义是:只要能够为国家尽忠效力,即使牺牲生命也无怨无悔,不必执着于活着回到家乡或故地。
诗句中的“玉门关”是古代边塞的重要关口,象征着边疆的艰苦和归家的艰难。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了忠诚与奉献高于个人安危和归乡的愿望。
在现代语境中,这句话常被用来表达一种无私奉献、爱国情怀的精神,鼓励人们为了国家、集体的利益而奋斗,不计较个人得失。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唐代戴叔伦《塞上曲》 |
原文 |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
作者 | 戴叔伦(唐代诗人) |
诗句含义 | 表达为国献身、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计较个人生死与归乡 |
关键词解释 | - 愿得此身长报国:愿意一生为国家效劳 - 何须生入玉门关:何必非要活着回到玉门关(象征故乡或安全之地) |
修辞手法 | 反问、象征(玉门关代表边塞与归乡之难) |
现代意义 | 鼓励为国家、集体利益奋斗,不计个人得失 |
相关背景 | 描写边塞将士的忠诚与牺牲精神,反映唐代边疆战争的现实 |
同类诗句 | 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 |
三、结语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不仅是一句诗,更是一种精神的体现。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国家、民族大义时,应有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激励着无数人为了更高的理想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