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选问答 >

庶人的词语解释

2025-10-02 11:46:14

问题描述:

庶人的词语解释,时间来不及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2 11:46:14

庶人的词语解释】“庶人”是一个汉语词汇,常见于古代文献中,尤其在先秦至汉代的典籍中频繁出现。它原本指的是普通百姓,与贵族、士大夫等阶层相对,是社会结构中的基层群体。随着历史的发展,“庶人”的含义也有所演变,但其核心始终围绕着“平民”这一身份展开。

一、词语解释总结

词语 庶人
拼音 shù rén
词性 名词
基本含义 普通百姓,非贵族或官员的平民阶层
出处 《尚书》《礼记》《左传》等古籍
引申义 平民、老百姓、无官职者
现代用法 用于文学作品或历史研究中,指代普通民众

二、详细解释

“庶人”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尧典》,其中提到“庶人之言”,意为普通人的意见。在古代社会结构中,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类,而“庶人”通常指除贵族之外的平民,包括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等。

在周代,“庶人”多指没有封地、没有爵位的普通民众,他们承担赋税、兵役等义务,但不享有政治权力。到了秦汉以后,随着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庶人”逐渐成为对所有非特权阶层的统称,不再局限于特定职业或身份。

在现代汉语中,“庶人”更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中,用来描述古代社会的普通民众,有时也带有一定的文化色彩,如“庶人之志”、“庶人之言”等表达。

三、相关词语对比

词语 含义 与“庶人”的关系
贵族 有世袭地位的阶层 与“庶人”对立
知识分子阶层 介于贵族与庶人之间
百姓 普通民众 与“庶人”意义相近
平民 无特殊身份的人 与“庶人”基本同义

四、结语

“庶人”作为古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分层和等级制度。虽然现代社会已不再使用这一术语,但在研究古代历史、文学和文化时,“庶人”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概念。通过了解“庶人”的含义和演变,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结构与人民的生活状态。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