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襟危坐的危是什么意思】“正襟危坐”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端正地坐着,态度严肃、庄重。但其中的“危”字却常常让人产生疑问: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本文将对“正襟危坐”的含义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危”的具体解释。
一、成语释义
“正襟危坐”出自《礼记·曲礼上》,原意是整理衣襟,端正坐姿,表示恭敬和严肃的态度。现在多用于形容人坐姿端正、神情严肃,常带有庄重或拘谨的意味。
二、“危”字详解
在“正襟危坐”中,“危”并非指“危险”,而是有以下几种可能的解释:
字义 | 解释 | 出处/用法 |
危 | 高、端正 | “危坐”即“端正地坐”,与“正襟”相呼应 |
危 | 正、直 | 表示坐姿端正、不歪斜 |
危 | 端正、谨慎 | 强调行为的严谨性 |
从古汉语角度看,“危”在这里应理解为“端正、正直”的意思,而不是现代汉语中“危险”的含义。因此,“危坐”可以理解为“端正地坐”。
三、总结
“正襟危坐”中的“危”并非指“危险”,而是表示“端正、正直”的意思。整个成语强调的是一个人坐姿端庄、态度严肃,常用于描述正式场合或对他人表示尊重的情形。
四、表格总结
成语 | 正襟危坐 |
含义 | 整理衣襟,端正坐姿,形容严肃、庄重的态度 |
“危”的意思 | 原意为“端正、正直”,非“危险” |
出处 | 《礼记·曲礼上》 |
现代用法 | 形容人坐姿端正、态度严肃 |
注意点 | “危”在此不表示“危险”,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正襟危坐”虽然看似简单,但其中的“危”字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了解其真实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使用和理解这一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