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之无愧意思及解释】“当之无愧”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在某个领域中表现突出、贡献显著,足以获得某种荣誉、称号或评价。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名副其实”,即所获得的评价与实际能力或成就完全相符。
一、成语含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当之无愧 |
拼音 | dāng zhī wú kuì |
出处 | 《后汉书·马援传》:“今虽老,犹未当为也。”后来演变为“当之无愧”。 |
含义 | 形容某人或某事有资格接受某种荣誉、称号或评价,没有辜负该称号。 |
近义词 | 名副其实、实至名归 |
反义词 | 望尘莫及、自愧不如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表扬、表彰、颁奖等场合,强调被表彰者确实具备相应的资格和能力。 |
二、成语用法解析
“当之无愧”一般作谓语使用,结构上可以是:
- 主语 + 当之无愧 + 表语
例:他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堪称当之无愧的英雄。
- 主语 + 是 + 当之无愧 + 的 + 名称/称号
例:她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优秀教师。
此外,“当之无愧”也可以用于书面表达中,语气庄重,适合正式场合使用。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1. 不要与“名不副实”混淆
“当之无愧”强调的是“名副其实”,而“名不副实”则表示“名声与实际不符”。
2. 避免滥用
虽然“当之无愧”听起来很正面,但若频繁使用,容易显得空泛,缺乏具体依据。
3. 注意搭配
“当之无愧”后面通常接“的”字结构,如“当之无愧的冠军”、“当之无愧的英雄”。
四、典型例句
1. 他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了“年度最佳员工”的称号,这真是当之无愧。
2. 这项发明对社会影响深远,其发明者可谓当之无愧的科技先锋。
3. 她在舞台上光芒四射,观众一致认为她是当之无愧的明星。
五、结语
“当之无愧”作为汉语中的常用成语,不仅体现了语言的简洁性,也表达了对个人或事物的高度认可。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合理运用这一成语,能够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感染力。同时,也应注意避免误用,确保语言的严谨性与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