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咏雪】《世说新语·咏雪》是南朝刘义庆所编《世说新语》中的一则经典故事,讲述了东晋时期名士谢安与侄子谢朗、侄女谢道韫在雪天讨论如何用比喻形容雪花的场景。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当时文人雅士的风度与才思,也反映了魏晋时期的清谈风气和家庭文化。
一、
《咏雪》出自《世说新语·言语》,主要描写的是谢安在寒冷的冬日里,与家人一起赏雪时,提出一个关于“白雪”的比喻问题,引发了一场关于文学修辞的讨论。谢朗以“撒盐空中差可拟”作比,而谢道韫则以“未若柳絮因风起”作答,最终被谢安称赞为“工”,体现了谢道韫的才华与敏锐的观察力。
此篇虽短,却生动刻画了人物性格,尤其是谢道韫的聪慧与才情,成为后世传颂的佳话。
二、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世说新语·言语》 |
作者 | 刘义庆(南朝宋) |
背景 | 东晋时期,文人雅士之间的清谈与家庭文化 |
主要人物 | 谢安、谢朗、谢道韫 |
事件 | 雪天讨论如何比喻“白雪” |
比喻对比 | 谢朗:“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 |
评价 | 谢安赞谢道韫“工”,突出其才思敏捷 |
意义 | 展现魏晋风度、文人智慧与女性才情 |
三、延伸思考
《咏雪》不仅是一则简单的文字游戏,更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语言艺术的重视。谢道韫的比喻之所以胜出,是因为她将抽象的雪景与自然界的柔美意象相结合,赋予了雪花一种动态的美感,这正是文学创作中“意象”运用的典范。
此外,该故事也从侧面反映出古代家庭中长辈对晚辈的引导与鼓励,谢安并未否定谢朗的观点,而是通过比较来激发孩子们的思维,体现了教育方式的灵活性与包容性。
结语:
《世说新语·咏雪》虽篇幅简短,但内容精炼、寓意深远,不仅是文学史上的经典片段,也是了解魏晋时期文化风貌的重要窗口。它让我们看到,在那个注重才学与风度的时代,一位女子的才华也能赢得尊重与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