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远益清的下一句是什么】“香远益清”出自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原文为:“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句话描绘了莲花高洁、清雅的品质,象征着君子的品德。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香远益清”的出处和含义,以下是对该句的总结与相关资料整理:
一、原文出处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爱莲说》 |
作者 | 周敦颐(北宋) |
体裁 | 散文 |
背景 | 表达对莲花的喜爱,借物喻人,赞美高洁品格 |
二、“香远益清”的释义
词语 | 含义 |
香远 | 香气远播,比喻品德高尚,影响深远 |
益清 | 更加清纯,指其本质纯净,不被世俗所污 |
整体意思:莲花的香气能够远播,且越发清幽,象征其内在的高洁与纯净。
三、上下文对比
原文句子 | 含义 |
“出淤泥而不染” | 即使身处污浊环境,也不被污染 |
“濯清涟而不妖” | 在清澈的水中洗涤,却不显得艳丽 |
“中通外直” | 内心通透,外表正直 |
“不蔓不枝” | 不攀附,不扩展,独立自主 |
“香远益清” | 香气远播,更加清幽,象征高洁 |
“亭亭净植” | 端正挺立,洁净自持 |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 只能远远欣赏,不能轻慢对待 |
四、延伸理解
“香远益清”不仅是对莲花形态的描写,更是对其精神品质的高度概括。在文学中,常用来比喻人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强调内在美胜于外在表现。
五、总结
项目 | 内容 |
下一句 | 亭亭净植 |
出处 | 《爱莲说》 |
作者 | 周敦颐 |
含义 | 香气远播,更加清幽,象征高洁品格 |
文学意义 | 借物抒情,表达对高尚品德的赞美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香远益清”的下一句是“亭亭净植”,整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莲花高洁品质的赞美,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物喻人”的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