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的简介】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与教育改革,对中国现代文学和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叶圣陶早年接受传统教育,后进入新式学堂学习,逐渐接触西方思想。他以“为人生而艺术”的理念进行创作,作品多关注社会现实与人民生活。他不仅是文学界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以下是对叶圣陶生平及其主要成就的简要总结:
项目 | 内容 |
姓名 |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 |
出生时间 | 1894年10月28日 |
去世时间 | 1988年2月16日 |
籍贯 | 江苏苏州 |
职业 | 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 |
主要成就 | 文学创作、语文教育改革、《开明国语课本》编写者 |
创作特点 | 关注社会现实,语言质朴自然 |
代表作品 | 《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夜》等 |
教育贡献 | 推动语文教学改革,倡导“教是为了不教” |
社会身份 | 中国民主促进会创始人之一,全国政协常委 |
叶圣陶的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反映了他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他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对后来的语文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一生是为中国文化与教育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