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瓮中捉鳖是什么意思】“瓮中捉鳖”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形容事情非常容易完成,就像在瓮(陶罐)里捉住一只鳖一样,根本无法逃脱。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对敌人或对手的控制已经非常严密,对方无处可逃,成功在握。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瓮中捉鳖 |
拼音 | wèng zhōng zhuō biē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夫执权者,若以网捕兽,虽有百人,不如一人。” 后演变为“瓮中捉鳖”。 |
释义 | 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成,对方毫无逃脱可能。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对敌人的围困或对事情的掌控已成定局。 |
近义词 | 易如反掌、十拿九稳、瓮中之鳖 |
反义词 | 难以捉摸、防不胜防、望尘莫及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瓮中捉鳖”最早来源于古代的捕鱼方式。古人常用大陶罐(瓮)来捕捉水中的动物,如鳖。由于瓮口小而深,一旦鳖被放入其中,就很难再逃出来。因此,“瓮中捉鳖”逐渐演变为一个比喻,表示对目标的控制已经非常彻底,成功在握。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使用示例 |
战争或对抗 | “敌军已被我们包围,这是一次瓮中捉鳖的好机会。” |
商业竞争 | “我们的产品已经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对手根本无法翻身,简直是瓮中捉鳖。” |
日常生活 | “他犯了错,已经被领导发现,这次是瓮中捉鳖,跑不掉了。” |
四、总结
“瓮中捉鳖”是一个形象生动、寓意明确的成语,常用于强调对某事的掌控已经非常稳固,结果几乎可以确定。它不仅在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也广泛应用于各种情境,帮助人们更直观地表达“事情已经十拿九稳”的含义。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用法和实际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其内涵,并在合适的场合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