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和箕的组词】“簸”和“箕”是汉字中较为常见的字,虽然它们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在一些特定语境或词语中仍有其独特意义。下面将对“簸”和“箕”的常见组词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词汇总结
1. “簸”的常见组词:
- 簸弄:指挑拨、煽动,如“他故意簸弄是非”。
- 簸扬:指扬起、抖动,如“簸扬谷物”。
- 颠簸:形容上下震动,如“车子在崎岖路上颠簸”。
- 簸箕:一种工具,用来扬去谷物中的杂质,也常用于比喻人品低劣(如“簸箕嘴”)。
- 簸荡:摇晃、动荡,如“风浪簸荡”。
2. “箕”的常见组词:
- 箕踞:一种坐姿,两腿伸直,形似簸箕,古时多用于表示傲慢或不敬。
- 箕子:古代贤人,商朝末年的人物,后世尊称其为“箕子”。
- 箕裘:比喻继承祖业,出自《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 箕帚:指扫帚,引申为妻子的代称,如“执箕帚”。
- 箕星:二十八宿之一,属东方青龙七宿之一。
二、组词汇总表
汉字 | 常见组词 | 含义解释 |
簸 | 簸弄 | 挑拨、煽动 |
簸 | 簸扬 | 扬起、抖动 |
簸 | 颠簸 | 上下震动 |
簸 | 簸箕 | 工具,用于扬谷物;也可喻指人品低劣 |
簸 | 簸荡 | 摇晃、动荡 |
箕 | 箕踞 | 坐姿,形似簸箕 |
箕 | 箕子 | 古代贤人 |
箕 | 箕裘 | 继承祖业 |
箕 | 箕帚 | 扫帚;妻子的代称 |
箕 | 箕星 | 二十八宿之一 |
三、总结
“簸”与“箕”虽非高频字,但在文言文或特定语境中仍具有丰富的表达意义。“簸”多与动作有关,如“簸弄”、“颠簸”等;而“箕”则多用于名词性表达,如“箕子”、“箕裘”等。了解这些词语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古文或文学作品中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