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的古诗意思和原文】《长相思》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词牌名,最早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后经宋代文人如晏几道、纳兰性德等人的创作,成为表达思念之情的经典题材。本文将总结《长相思》的原文及含义,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内容与意义。
一、《长相思》原文
以下为白居易所作《长相思》的原文:
>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能不忆江南?
这是《忆江南》三首中的第一首,虽非严格意义上的“长相思”,但常被误认为是《长相思》。而真正以“长相思”为题的词,多见于宋词。
二、纳兰性德《长相思》原文
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更为著名,原文如下:
>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三、《长相思》的意思解析
1. 白居易《长相思》(实为《忆江南》)
这首作品描绘了江南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江南的深切怀念。虽然题目不是“长相思”,但其情感基调与“长相思”相似,都是对过往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思念。
2. 纳兰性德《长相思》
此词写的是戍边将士在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通过描写旅途的艰辛与夜晚的寒冷,突出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动人。
四、总结对比表
项目 | 白居易《忆江南》(常误作《长相思》) | 纳兰性德《长相思》 |
作者 | 白居易(唐代) | 纳兰性德(清代) |
内容主题 | 对江南美景的回忆与怀念 | 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 |
语言风格 | 清新自然,意境优美 | 沉郁苍凉,情感真挚 |
表达方式 | 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情感 | 通过旅途与环境描写抒情 |
常见误解 | 有时被误称为《长相思》 | 正确使用“长相思”词牌 |
五、结语
“长相思”作为一首经典词牌,承载着古人对亲人、故乡、往事的无限思念。无论是白居易笔下的江南风物,还是纳兰性德心中的边塞乡愁,都体现了中华文化中深厚的思乡情怀。理解这些作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感受古人的精神世界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