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原文及翻译】一、
“霜叶红于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这句诗描绘了深秋时节,枫叶经霜后变得比春天的花朵还要鲜艳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热爱。诗句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古诗中极具代表性的写景名句。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该句的含义和出处,以下将提供原文、作者信息、诗句释义以及翻译内容,并以表格形式进行归纳整理。
二、原文及翻译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诗句原文 | 霜叶红于二月花 |
出处 | 唐代·杜牧《山行》 |
作者简介 | 杜牧(803—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
诗句背景 | 此句出自《山行》,描写秋日山林景色,展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之情。 |
诗句释义 | 经过霜打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艳。 |
翻译 | 被霜打过的红叶,比二月的花还要鲜艳。 |
意境分析 | 表现秋天的壮丽与生机,体现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与情感寄托。 |
诗歌主题 | 自然风光、秋日美景、诗人情怀 |
三、补充说明
“霜叶红于二月花”不仅是一句写景诗句,也蕴含着诗人对生命与时间的感悟。在古人眼中,秋天虽常被赋予萧瑟之意,但杜牧却从中看到了热烈与绚烂,这种视角体现了他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通过此句,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诗的语言之美,还能体会到古人对自然的深情厚意。它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学会发现美、欣赏美,感受生活中的诗意与温情。
如需进一步了解《山行》全诗内容或相关赏析,可继续查阅杜牧的其他作品或古典文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