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原诗及译文】一、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送柴侍御》。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同时也传达了即使身处异地,心却相连的深厚情谊。诗句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以景抒情”手法。
本篇文章将对原诗进行解读,并提供译文,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内涵与情感表达。
二、原诗及译文对照表
诗句 | 原文 | 译文 |
第一句 | 青山一道同风雨 | 山川相连,风雨共担。 |
第二句 | 明月何曾是两乡 | 明月照耀之处,哪里分得清是哪一方乡土? |
第三句 | 人分千里外 | 人虽相隔千里之外, |
第四句 | 心在九霄上 | 心却高悬于天际,彼此牵挂。 |
三、诗歌背景与赏析
《送柴侍御》是王昌龄为送别好友柴侍御而作。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慨。尽管两人分别在不同的地方,但心灵上的联系并未因距离而减弱。
“青山一道同风雨”以自然景观比喻友情的坚韧,即便风雨交加,依然共同经历;“明月何曾是两乡”则用明月象征思念与沟通,表明即使身处异乡,心仍相通。
四、结语
“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不仅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种情感的升华。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友情可以跨越山河,超越时空。无论身在何处,只要心在一起,便不会感到孤独。
如需进一步探讨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或相关作品,欢迎继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