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善固执而执之的意思】“择善固执而执之”这句话源自《孟子·尽心上》中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但具体语句虽未直接出现,但在后世对儒家思想的解读中,常被引申为一种坚持正确原则、不轻易动摇的态度。这里的“择善”指的是选择正确的、合乎道义的事物或原则;“固执”并非贬义,而是指坚定地守住、不轻易改变;“而执之”则是进一步强调对所选之善的坚守和执行。
这一说法体现了儒家倡导的“持志”精神,即在面对外界压力或诱惑时,仍能坚守内心的道德准则与理想追求。
一、
“择善固执而执之”是一种强调在人生道路上,应当先明辨是非、选择正确的方向,并且一旦认定,就坚定不移地去践行,不因困难或外界干扰而动摇。它既是一种道德修养的体现,也是一种处世态度的表达。
这种精神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时,能够帮助人们保持独立思考和坚定信念,避免随波逐流。
二、表格展示
概念 | 含义 | 延伸意义 |
择善 | 选择符合道义、正确的事物或原则 | 强调判断力与价值观的明确性 |
固执 | 坚定地守住、不轻易改变 | 不是顽固,而是有原则地坚持 |
执之 | 执行、实践所选之善 | 强调行动力与责任感 |
整体含义 | 在人生中选择正确的道路并坚定执行 | 体现儒家“持志”精神与道德操守 |
现实意义 | 面对诱惑与压力时,保持内心坚定 | 对现代人保持独立人格与道德底线具有指导作用 |
三、结语
“择善固执而执之”不仅是古代士人的精神追求,也是现代人面对纷繁世界时应具备的一种生活态度。它提醒我们,在做出选择之后,要有勇气和毅力去坚持,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