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原文】一、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蜀相》。这句诗描绘了丞相祠堂前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时局的感慨。
诗句中的“映阶碧草”描绘了台阶上的青绿小草,在春天里显得格外鲜亮;“隔叶黄鹂”则写出了树影间黄莺的啼鸣声,虽悦耳动听,却显得空寂无声,仿佛在诉说一种无人倾听的孤独与无奈。
整句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既展现了春日的生机,又暗含了历史的沧桑与人生的感慨。
二、原文及解析表
原文 | 解析 |
映阶碧草自春色 | 阶前的碧绿小草在春日中独自展现其美丽色彩,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宁静。 |
隔叶黄鹂空好音 | 树叶间的黄鹂鸟发出清脆的鸣叫声,但声音空荡,无人聆听,暗示一种寂寞与无望的情感。 |
三、背景补充
《蜀相》是杜甫在成都游览武侯祠时所作,借古抒怀,表达对诸葛亮忠贞不渝、鞠躬尽瘁精神的崇敬,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这句诗虽然看似写景,实则蕴含深意,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也展现了他善于以景抒情、托物寄怀的艺术特色。
四、结语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更寄托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与深刻的历史思考。它让我们在欣赏古典诗词之美时,也能感受到古人对理想、忠诚与命运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