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一、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是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的代表作之一,写于春日,描绘了初春时节的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动。全词语言清新淡雅,意境优美,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通过描写燕子归巢、梨花飘落、采桑女劳作等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春日景象。
本文将对这首词进行原文展示、注释、翻译,并结合内容进行简要赏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
二、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表格
内容类型 | 具体内容 |
原文 | 燕子来时新社,吹面不寒杨柳风。 梨花榆火催寒食,垂杨蘸水弄晴空。 朱户隔花藏莺语,罗裳透粉见春容。 玉炉香暖频添炷,云鬓斜簪翠叶中。 |
注释 | - 新社:指春社,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一般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象征春天的开始。 - 吹面不寒杨柳风:形容春风轻柔,拂面不觉寒冷。 - 榆火:旧时寒食节禁火,用榆木生火以代之,故称“榆火”。 - 垂杨蘸水弄晴空:柳条低垂水面,仿佛在晴空中舞动。 - 罗裳:女子的衣裙。 - 玉炉香暖:香炉中的香料温暖宜人。 - 云鬓:形容女子乌黑的头发。 - 翠叶:绿色的树叶,比喻装饰品。 |
翻译 | 燕子归来的时候正值春社,微风拂面,不带寒意,正是杨柳吐绿的季节。 梨花盛开,榆木点燃的火气催促着寒食节的到来,垂下的柳条轻拂水面,仿佛在晴朗的天空下跳舞。 朱红色的门窗隔着花丛,隐约传来黄莺的啼叫,女子的衣裙透出淡淡的香气,展现出春日的娇美。 香炉中的香料温暖,频频添香,女子的乌发上斜插着翠绿的叶子作为装饰。 |
赏析 | 晏殊此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春日景象,语言清丽,情感含蓄。通过“燕子”、“杨柳”、“梨花”、“垂杨”等意象,展现春天的生机与美丽;又借“朱户”、“罗裳”、“玉炉”等细节,刻画出一位闺中女子的生活情态,体现出对生活情趣的欣赏与对自然美的感悟。整首词意境优美,节奏舒缓,具有浓厚的婉约风格。 |
三、结语
晏殊的《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是一首充满春意与生活气息的词作,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流露出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感受。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宋代婉约词派中的佳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