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箜篌引注释】《李凭箜篌引》是唐代诗人李贺创作的一首诗,全诗以丰富的想象和瑰丽的语言描绘了乐师李凭弹奏箜篌的美妙技艺,展现了音乐与自然、神话之间的交融。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容与艺术特色,以下是对该诗的总结与注释。
一、
《李凭箜篌引》通过描写李凭演奏箜篌时的场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空灵的氛围。诗中运用了大量的神话意象与自然景象,如“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等,将音乐的力量与天地自然的变化联系在一起,表现出音乐的震撼力与艺术感染力。
全诗语言奇崛、意境深远,体现了李贺诗歌的独特风格——充满幻想、色彩斑斓,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二、注释表格
词语/句子 | 出处 | 注释 |
李凭箜篌引 | 题目 | “李凭”为唐代著名乐师,“箜篌”是一种古代弹弦乐器,“引”为古乐曲体裁,相当于序曲或引子。 |
吴丝蜀桐 | 第一句 | “吴丝”指吴地的丝弦,“蜀桐”指四川的桐木,均为制作箜篌的优质材料。 |
空山凝云颓不流 | 第二句 | 描写乐声之妙,使天空中的云彩都停止流动,仿佛被音乐所吸引。 |
江娥啼竹素女愁 | 第三句 | “江娥”指湘妃,“素女”为传说中的神女,用她们的哀愁来衬托音乐的感人之处。 |
女娲炼石补天处 | 第五句 | 引用女娲补天的神话,说明乐声震撼天地,甚至影响到神话世界。 |
石破天惊逗秋雨 | 第六句 | 形容乐声突然爆发,如石头裂开、雷声轰鸣,惊动了秋天的雨水。 |
秦女弄玉随凤去 | 第七句 | “秦女”指弄玉,传说中能吹箫引凤的女子,借以表现音乐的超凡脱俗。 |
玉山高与天齐 | 第八句 | “玉山”象征仙境或高贵之地,形容音乐带来的崇高境界。 |
六宫粉黛无颜色 | 第九句 | 表示音乐之美让宫廷中的美人也黯然失色。 |
老鱼跳波瘦蛟舞 | 第十句 | 用鱼和蛟龙的动作来表现音乐对自然界的感染力。 |
三、总结
《李凭箜篌引》是一首极具想象力与艺术感染力的作品,通过对李凭演奏箜篌的描写,展示了音乐在古人眼中的神奇力量。诗中大量运用神话典故和自然意象,使整首诗充满了神秘感和浪漫色彩。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不仅体现了李贺诗歌的艺术风格,也为后人提供了欣赏古典音乐与文学结合的绝佳范本。
注:本文为原创内容,基于对《李凭箜篌引》的理解与分析撰写,旨在提供清晰、准确的注释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