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带闻的成语】在汉语中,很多成语都包含“闻”字,这些成语往往与听觉、消息、名声等有关。它们不仅丰富了语言表达,也反映了古人对信息传播和人际交往的重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带闻”成语,并对其含义进行简要总结。
一、常见“带闻”成语总结
成语 | 含义 | 出处/用法 |
闻所未闻 | 听到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情,形容事情非常罕见或离奇 | 《后汉书》 |
闻鸡起舞 | 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比喻有志之士勤奋努力 | 《晋书·祖逖传》 |
闻风而动 | 一听到消息就立刻行动 | 《左传》 |
闻过则喜 | 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感到高兴,形容虚心接受批评 | 《孟子》 |
闻一知十 | 听到一点就能推知十点,形容人聪明,善于类推 | 《论语》 |
闻名遐迩 | 名声传得很远,远近都知道 | 《南史》 |
闻风丧胆 | 听到风声就吓破了胆,形容非常害怕 | 《资治通鉴》 |
闻雷失箸 | 听到雷声吓得连筷子都掉了,形容极度惊慌 | 《三国志》 |
闻香识女人 | 通过香味辨别女人的身份,多用于形容男女之间的情感 | 现代口语 |
闻道百 | 听到的道理很多,但都不深刻,比喻见识浅薄 | 《庄子》 |
二、总结
“带闻”的成语大多与“听”、“消息”、“名声”相关,体现了古代人对信息传递和人际关系的关注。这些成语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也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了解并掌握这些成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通过以上表格可以看出,“闻”字在成语中的作用多样,既可以表示听觉,也可以引申为名声、消息等抽象概念。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成语,能够使表达更加生动、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