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中捉鳖什么意思】“瓮中捉鳖”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事情已经完全控制在手中,对方无法逃脱,就像把鳖(一种水生动物)关在瓮里一样,只能被轻易捕捉。这个成语常用于比喻对手或敌人已经被牢牢掌控,没有逃脱的可能。
一、成语解析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瓮中捉鳖 |
| 拼音 | wèng zhōng zhuō biē |
| 出处 | 出自《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今若取之,是动其兵也;不取,则为敌所制。”后演变为“瓮中捉鳖”。 |
| 含义 | 比喻将对手或敌人置于死地,使其无处可逃,易于制服。 |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对敌人的控制或对局势的把握,常用于军事、政治或竞争场合。 |
| 近义词 | 釜底抽薪、瓮中之鳖、束手就擒 |
| 反义词 | 逃之夭夭、逍遥法外、自由自在 |
二、使用场景举例
| 场景 | 例句 |
| 军事战略 | 敌军已被我们包围,这简直是瓮中捉鳖,他们插翅难飞。 |
| 商业竞争 | 我们已经掌握了市场主导权,对手已是瓮中捉鳖,难以翻身。 |
| 日常生活 | 那个调皮的孩子现在被妈妈抓了个正着,真是瓮中捉鳖。 |
三、总结
“瓮中捉鳖”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强调的是对局势的绝对掌控和对敌人的彻底压制。它不仅适用于战争和政治,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境。理解并正确使用这个成语,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通过表格的形式,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个成语的来源、含义、用法以及相关词汇,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这一成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