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高采烈意思介绍】“兴高采烈”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人情绪高涨、非常高兴的样子。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频繁出现,也常被用在文学作品中,用来描绘人物的喜悦心情。
该成语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原意是形容人精神振奋、情绪高昂。后来逐渐演变为形容人因高兴而显得特别兴奋的状态。它的使用范围广泛,适用于各种场合,如节日庆祝、成功喜讯、个人喜悦等。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兴高采烈”的含义和用法,以下是对该成语的总结与表格展示:
一、成语简介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兴高采烈 |
拼音 | xìng gāo cǎi liè |
解释 | 形容情绪高涨、非常高兴的样子 |
出处 | 《后汉书·王符传》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或状语,多用于描述人的状态 |
近义词 | 欣喜若狂、喜气洋洋、欢天喜地 |
反义词 | 垂头丧气、闷闷不乐、无精打采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节日庆典:大家兴高采烈地迎接新年。
2. 好消息传来:他听到录取通知后,兴高采烈地跳了起来。
3. 比赛胜利:运动员们兴高采烈地庆祝胜利。
4. 生活喜悦:孩子第一次拿到奖状,全家都兴高采烈。
三、注意事项
- “兴高采烈”强调的是情绪的外在表现,而不是内心的真正情感。
- 在正式书面语中,应根据上下文选择是否使用此成语。
- 不宜过度使用,以免显得夸张或不真实。
通过以上总结可以看出,“兴高采烈”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能够很好地表达人们在快乐时的情绪状态。在写作或口语中合理运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