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工触山原文】一、
《共工触山》是出自《淮南子·天文训》的一则神话故事,讲述了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之间因争斗而引发的天崩地裂之灾。故事中,共工因战败愤怒,撞向不周山,导致天柱折断、天倾西北、地陷东南,从而改变了天地的格局。这一传说不仅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灾难的理解,也反映了先民对宇宙秩序的想象。
该故事在后世被广泛引用和改编,成为文学、哲学乃至文化象征的重要素材。其寓意深远,常被用来比喻因情绪失控而导致的重大后果,或象征一种破坏性的力量对世界的冲击。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淮南子·天文训》 |
作者 | 刘安及其门客(西汉) |
主题 | 神话传说、自然灾难、宇宙秩序 |
主要人物 | 共工(水神)、祝融(火神)、不周山 |
事件 | 共工因与祝融争斗失败,怒触不周山,导致天柱折断、天地倾斜 |
结果 | 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形成今日天地格局 |
寓意 | 情绪失控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象征破坏性力量对世界的影响 |
影响 | 成为后世文学、哲学中的重要意象,常用于比喻变革与灾难 |
语言风格 | 简洁、富有想象力,带有浓厚神话色彩 |
三、结语
《共工触山》虽为神话故事,但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与文化意义。它不仅是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解释,更是对人性、命运与宇宙秩序的思考。通过这篇短小精悍的文本,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化的智慧与浪漫,同时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冲突与情绪时,需保持理性与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