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寒于水什么意思】“冰寒于水”是一句源自《荀子·劝学》中的经典语句,原文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句话的意思是: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颜色比蓝草更深;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但温度却比水更低。它用来比喻后辈在某些方面超越前辈,或事物经过加工、变化后呈现出更优的状态。
一、
“冰寒于水”原意是指冰由水形成,但其寒冷程度超过水本身。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更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形象表达。该成语常用于形容后人胜过前人、学生超过老师,或某种事物经过加工后优于原始状态。
在现代汉语中,“冰寒于水”多用于鼓励人们不断学习、进步,强调通过努力和积累,可以达到更高的境界。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学无止境”的思想。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荀子·劝学》 |
原文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字面意思 | 冰是由水形成的,但比水更寒冷 |
引申含义 | 后辈胜过前辈,事物经过加工后更优 |
使用场景 | 鼓励学习、赞扬进步、强调超越 |
现代用法 | 表达后人胜于前人,或事物提升后的状态 |
文化意义 | 体现“学无止境”、“精益求精”的思想 |
三、小结
“冰寒于水”不仅是一个生动的自然现象描述,更是一种哲学思考的体现。它提醒我们,真正的成长和进步往往来自于不断的学习与实践。无论是个人能力的提升,还是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这种“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