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问答 >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翻译

2025-09-13 23:02:39

问题描述: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翻译,在线等,求秒回,真的很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3 23:02:39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翻译】这句话出自《论语·季氏》篇,原文为:

>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翻译如下:

- 危而不持:国家或局势处于危险之中,却不去扶持;

- 颠而不扶:已经面临倾覆的危机,却不加以挽救;

- 则将焉用彼相矣:那么还要那个辅佐的人(如宰相、大臣)有什么用呢?

整句的意思是:如果在国家危难时不去扶持,在动荡时不去挽救,那还养着那些辅政的大臣做什么?

2. 直接用原标题“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生成一篇原创的优质内容(加表格形式)

一、文章总结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是孔子对当时政治现象的批评。他指出,如果一个国家或领导者在面对危机时没有采取行动,反而任由事态恶化,那么那些所谓的“相”(即辅政者)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这句话不仅反映了儒家对政治责任和道德担当的重视,也揭示了古代政治体制中“辅政”角色的核心价值——不是为了权力而存在,而是为了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秩序。

在现代管理、组织治理中,这句话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提醒我们,真正的领导者应当具备责任感和担当精神,不能在关键时刻袖手旁观。

二、核心观点总结表

项目 内容
出处 《论语·季氏》
原文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翻译 在国家危难时不扶持,在动荡时不挽救,那还要辅政的人做什么?
意义 批评不作为的政治行为,强调辅政者的责任与担当
现代启示 领导者应在危机中挺身而出,不能逃避责任
儒家思想 强调“仁政”与“德治”,反对无能之官
应用领域 政治、企业管理、团队建设等

三、延伸思考

这句话不仅是对古代官员的警示,也是对现代社会中“管理者”角色的一种深刻反思。无论是政府官员、企业高管,还是团队负责人,都应具备“扶危济困”的意识和能力。否则,即使拥有职位,也不过是“虚设”。

同时,这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的理念:有位就要有责,有责就要有为。不能只做表面文章,而要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

四、结语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是一句富有哲理的古语,至今仍值得我们深思。它不仅是一种历史评价,更是一种现实指导,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要有担当、有行动、有责任,才能真正实现“辅政”或“领导”的价值。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