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若赓断鹅文言文翻译】一、
《钱若赓断鹅》是一篇出自《明史·列传》的文言短文,讲述了明代官员钱若赓在处理一起鹅案时展现的智慧与公正。故事中,有人偷了别人家的鹅,被主人发现后告到官府。钱若赓通过巧妙的方法,让真正的偷鹅者自露马脚,最终将案件顺利解决。文章语言简练,情节生动,体现了古代官员在审理案件时的机智和洞察力。
该文不仅展示了古代司法制度中“以理服人”的理念,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诚信与正义的重视。同时,文中所体现的逻辑推理能力,也为后人提供了思考问题的方式。
二、文言文原文与白话翻译对照表
文言文原文 | 白话翻译 |
钱若赓,字子肃,吴县人。 | 钱若赓,字子肃,是吴县人。 |
少有异才,弱冠举进士。 | 他年少时就才华出众,二十岁考中进士。 |
历官至刑部侍郎。 | 后来历任多个官职,最终升任刑部侍郎。 |
时有民告其家鹅为他人所窃。 | 当时有人状告自家的鹅被人偷走。 |
官捕之,无所得。 | 官员去抓捕,但没有找到证据。 |
若赓曰:“此易耳。” | 钱若赓说:“这很容易解决。” |
乃令取鹅数只,置于庭中,而召其主至。 | 于是命令抓来几只鹅,放在庭院里,并叫来鹅的主人。 |
谓曰:“汝鹅今在吾所,可识之。” | 对他说:“你家的鹅现在在我这里,你能认出来吗?” |
主曰:“不识。” | 鹅的主人说:“我不认识。” |
若赓曰:“此必非汝鹅。” | 钱若赓说:“这一定不是你的鹅。” |
主大惭,遂伏罪。 | 那人非常羞愧,于是承认了偷鹅的事实。 |
三、总结
《钱若赓断鹅》虽篇幅短小,但寓意深刻。它不仅展现了古人处理案件时的智慧与方法,也反映了古代司法中“察言观色”、“以理服人”的理念。钱若赓通过观察主人对鹅的态度,迅速判断出其是否为真正失主,体现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这篇文章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应注重细节、善于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