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乐亭记全文翻译】《丰乐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以作者在滁州任职期间修建“丰乐亭”为背景,抒发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百姓安居乐业的欣慰之情。以下是对《丰乐亭记》的全文翻译及。
一、原文与翻译对照
原文 | 翻译 |
修既治滁之明年,夏,始饮滁水而甘。 | 欧阳修治理滁州的第二年夏天,开始饮用滁地的水,觉得味道甘甜。 |
问诸滁人,得山于南溪,西南六里,有山焉。 | 他向滁州人询问,得知在南溪的西南方向六里处有一座山。 |
其上曰丰乐亭,唐李泌之旧迹也。 | 山上有个叫“丰乐亭”的地方,是唐代李泌的旧址。 |
予乃相其山,择其胜,遂筑亭于其上。 | 我于是考察这座山,选择风景优美的地方,在山顶建了一座亭子。 |
亭成而游者至,岁久而名益著。 | 亭子建成后,游客纷纷前来,时间久了名声更大了。 |
夫山川之秀,非独美于一时,亦足以怡人之性情。 | 山川的秀丽不仅一时之美,也能愉悦人的性情。 |
今滁介于江、淮之间,土瘠民贫,然其俗简朴,而好学。 | 如今滁州位于长江、淮河之间,土地贫瘠,人民贫穷,但风俗简朴,喜好学习。 |
吾尝闻古之君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我曾听说古代的君子,不因外物而高兴,也不因自己而悲伤。 |
今吾居于此,观山川之胜,而思古人之德,心甚悦之。 | 如今我住在这里,观赏山川的美景,想到古人的美德,内心十分喜悦。 |
盖天下之乐,莫大于安;安之乐,莫大于知足。 | 天下的快乐,莫过于安定;安定的快乐,莫过于知足。 |
予虽不才,愿与民同乐,以慰此心。 | 我虽然没有才能,但仍愿与百姓同乐,以安慰我的心。 |
二、(表格形式)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欧阳修(北宋) |
作品类型 | 散文、记体文 |
创作背景 | 欧阳修任滁州知州时,修建“丰乐亭”,并以此为题写文 |
主旨思想 | 表达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以及与民同乐、知足常乐的人生观 |
文章结构 |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
写作手法 | 抒情与写景结合,语言简练,情感真挚 |
体现精神 | 体现儒家“仁政”思想与士大夫的修养与情怀 |
语言风格 | 清新自然,富有诗意,具有哲理性 |
三、总结语
《丰乐亭记》不仅是欧阳修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一篇蕴含人生哲理的散文。通过记述修建丰乐亭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生活的关注与对自然和谐的向往。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文人“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精神风貌,是研究欧阳修思想与文学风格的重要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