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全诗如下: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节这一天特有的景象与情感氛围。清明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祭祖扫墓,缅怀先人。诗中“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句,既点明了时间和天气特征,也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略带哀伤的意境。紧接着,“路上行人欲断魂”,将行人的内心世界刻画得淋漓尽致。他们或因亲人离世而悲伤,或为逝去的美好时光感到惆怅,情感真挚动人。
后两句则转向希望与慰藉。“借问酒家何处有?”表现了行人寻求心灵寄托的愿望;“牧童遥指杏花村”则以景结情,用一个具体的画面回应了前面的疑问,使整首诗更加生动鲜活。
杜牧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清明节的文化内涵,还表达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它短小精悍却意蕴深远,千百年来广为传颂,成为后人吟诵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