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翻译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的一首经典之作,全词以登高望远为背景,表达了作者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词的翻译与赏析。

上阕开篇“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描绘了一幅辽阔壮美的秋景图。词人登上建康(今南京)的赏心亭,极目远眺,看到长江奔腾东流,仿佛将无尽的秋色带向远方。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恢弘大气,也隐喻了国家局势的动荡不安。接下来,“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通过比喻手法,把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比作美人头上的玉簪和发髻,但这些美景却无法驱散内心的忧愁与愤懑。“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则进一步渲染了孤独落寞的情绪,词人自称为“江南游子”,暗含漂泊无依之感。

下阕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直抒胸臆,表现了词人渴望报效祖国却屡遭排挤的无奈。“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借用晋代张翰的故事,反问自己为何不能像他那样辞官归乡,而只能滞留异乡。最后,“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再次强调了知音难觅的悲哀,以及英雄末路的苍凉心境。整首词情景交融,既有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又有对个人命运的感叹,堪称千古绝唱。

总之,《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以其雄浑豪放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成为辛弃疾词作中的代表之一,至今仍令人回味无穷。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