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原文

《望岳》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他早期的重要作品之一。这首诗以泰山为背景,通过对泰山雄伟壮丽景象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以及自己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诗的开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首先提出了问题:“泰山啊,你究竟有多么壮观呢?”紧接着回答说:“从齐国到鲁国,那青翠的山色无边无际。”这两句不仅点明了所咏之物,还通过对比齐鲁大地的广阔,展现出泰山高耸入云、横亘天地的气势。

接着,“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进一步描绘泰山的神奇秀丽与巍峨挺拔。“造化”指大自然,“钟”有聚集之意,意为大自然把所有的美好都集中于泰山之上;而“阴阳割昏晓”则形象地写出由于泰山的高大,使得山南山北出现截然不同的晨昏景象,极富画面感。

最后,“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四句则由写景转为抒情。“荡胸生层云”表现了站在泰山脚下仰望时,心中激荡起层层云雾般的思绪;“决眦入归鸟”形容极目远眺,连飞回巢穴的鸟儿都尽收眼底。最后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接表达了诗人渴望攀登至泰山顶峰,俯瞰群山的愿望,同时也隐含着一种超越自我、征服困难的决心。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又寄托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一首兼具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佳作。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