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这句话蕴含着深邃的历史哲学与文化追求。它概括了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核心思想和历史观,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历史研究的独特视角。
“究天人之际”,意在探讨天与人的关系,即自然规律与人类社会之间的联系。这里的“天”不仅指自然界,更象征着一种超越性力量或客观法则;而“人”则代表人类社会及其活动。司马迁试图通过历史记录揭示两者如何相互作用,并寻找其中的因果逻辑。他认为,了解这种关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指导行为。
“通古今之变”,则是强调贯通过去与现在,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与变迁规律。“通”意味着融会贯通,不局限于某一时段或事件;“变”则突出变化是历史的本质特征。司马迁认为,只有通过对历史长河中各种现象进行系统梳理,才能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从而为未来提供借鉴。
这两句话共同构成了司马迁治史的基本原则:既要关注宏观层面的宇宙秩序,又要深入微观层面的人类实践;既要追溯远古文明,又要反思当下现实。这种全面而深刻的思考方式,使得《史记》成为一部兼具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伟大著作,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