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庠字什么意思】“庠”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字,常出现在古代文献或文言文中。它在不同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含义,主要与教育、养老或社会机构相关。为了更清晰地理解“庠”字的意义和用法,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含义和例句。
一、字义总结
1. 古代学校名称
“庠”最早指古代的一种学校,尤其是乡学,用于教育平民子弟。在《礼记·王制》中提到:“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这说明“庠”是周代的学校制度之一。
2. 养老机构
在某些文献中,“庠”也指养老院或敬老场所。如《孟子》中提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乡里有司,各以其道养之,谓之‘庠’。”
3. 泛指教育机构
后世“庠”逐渐演变为对学校或教育机构的统称,有时也用于地名或人名中。
二、常见用法及例句
汉字 | 读音 | 意义 | 出处/例句 |
庠 | xiáng | 古代学校 | 《礼记·王制》:“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 |
庠 | xiáng | 养老机构 | 《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乡里有司,各以其道养之,谓之‘庠’。” |
庠 | xiáng | 教育机构 | 《汉书·食货志》:“乡里有庠,学士皆聚于其中。” |
三、现代使用情况
在现代汉语中,“庠”字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古文研究、历史文献或特定的地名(如“东庠”“西庠”等)。由于其较为生僻,普通读者可能不熟悉其具体含义,因此在日常交流中较少使用。
四、总结
“庠”字主要来源于古代教育制度,最初指乡学或养老机构,后逐渐成为学校或教育机构的代称。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了解其意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与教育体系。
附:关键词汇总
- 庠字意思
- 庠字读音
- 庠字出处
- 庠字用法
- 古代学校名称
如需进一步探讨“庠”字在诗词或历史中的具体应用,可参考相关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