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八原文】《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组反映农村四季生活的诗作,共60首,其中“八”指的是其中的第八首。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农村春耕、夏忙、秋收、冬藏的四季生活图景,展现了田园生活的恬静与劳作的艰辛。
一、原文内容
四时田园杂兴(其八)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二、诗歌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农村男女老少在不同季节中从事农事活动的情景,表现出农民勤劳朴实的生活状态。诗中“昼出耘田夜绩麻”表现了白天在田间劳作,晚上在家纺麻的繁忙景象;“村庄儿女各当家”则说明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职责;“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则描绘了孩子们虽不懂农事,但也模仿大人在树荫下学习种瓜,体现出农家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对农事的熟悉和热爱。
三、总结与表格对比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四时田园杂兴(其八) |
作者 | 范成大 |
朝代 | 南宋 |
类型 | 田园诗 |
主题 | 农村四季生活、劳动与童趣 |
内容概括 | 描写农村男女老少在不同季节中的劳动场景,展现农家生活的忙碌与和谐。 |
语言风格 | 简洁质朴,贴近生活 |
表现手法 | 白描、细节刻画 |
情感表达 | 对农村生活的赞美与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
诗中意象 | 耘田、绩麻、桑阴、种瓜 |
四、作品意义
《四时田园杂兴》不仅是一组描绘农村生活的诗篇,更是一幅生动的民俗画卷。它通过对四季农事的细致描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劳动的热爱。尤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一句,既体现了儿童天真烂漫的一面,也寄托了诗人对下一代传承农耕文化的期望。
五、结语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以其真实、朴素的语言,记录了古代农村生活的点点滴滴,成为研究宋代农村文化的重要文学资料。而“其八”作为其中一首,更是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厚的情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