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暴殄天物是什么意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听到一些成语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或现象。其中,“暴殄天物”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成语,但很多人对其含义并不清楚。本文将从字面意义、引申含义以及使用场景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成语解析
成语名称:暴殄天物
拼音:bào tiǎn tiān wù
出处:出自《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字面意思:暴,指残暴、毁坏;殄,指灭绝;天物,指自然界的万物。合起来就是“残暴地毁灭自然界的万物”。
引申含义:比喻浪费资源、糟蹋东西,尤其是对珍贵事物的不珍惜和破坏行为。
二、使用场景与例子
使用场景 | 举例说明 |
描述浪费行为 | 他把公司大量的原材料随意丢弃,简直是暴殄天物。 |
批评不珍惜资源的人 | 这些人不懂得节约,简直是暴殄天物。 |
形容破坏自然环境 | 工厂排放废水,严重污染河流,这是对自然资源的暴殄天物。 |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点
1. 不要用于描述普通浪费:如吃剩饭菜不算“暴殄天物”,只有在浪费珍贵资源时才适用。
2. 强调“破坏性”:该成语更侧重于“故意毁坏”而非“无意浪费”。
3. 多用于书面语:口语中较少使用,适合正式场合或文章中表达批评态度。
四、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暴殄天物 |
含义 | 比喻浪费、糟蹋珍贵的东西或资源 |
出处 | 《尚书·武成》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浪费、破坏资源的行为 |
注意点 | 强调“破坏性”和“珍贵性”,避免误用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暴殄天物”不仅是一个有历史背景的成语,更是一种对资源浪费行为的警示。在现代社会中,提倡节约、保护资源尤为重要,因此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一成语也显得更加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