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万钧的含义】“雷霆万钧”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气势磅礴、威力巨大。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对自然现象的描写,后被广泛用于文学、政治、军事等场合,以表达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或强大的影响力。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雷霆万钧 |
拼音 | léi tíng wàn jūn |
出处 | 《汉书·王莽传》:“雷霆万钧,势不可当。” |
释义 | 形容力量极大,威势极强,犹如雷电交加、千钧之力压顶,无法抵挡。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气势、力量、政策、行动等具有强大冲击力和震撼力的事物。 |
近义词 | 势不可挡、排山倒海、震耳欲聋、惊天动地 |
反义词 | 轻描淡写、微不足道、柔弱无力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雷霆”原指雷电,象征着自然界中最为猛烈的自然力量;“万钧”是古代重量单位,“钧”为三十斤,万钧即极重之物。合起来,“雷霆万钧”便形象地描绘出一种如雷电般迅猛、如千钧般沉重的力量。
在古代文献中,这一成语多用于描述战争、政治变革或重大事件中的强大势力。例如,在《汉书》中用来形容王莽篡位时的强势手段,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常用成语,广泛用于现代语言中。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政治 | 面对腐败现象,政府采取雷霆万钧的反腐措施。 |
军事 | 敌军如雷霆万钧之势压境,我方迅速部署防御。 |
文学 | 作家笔下的情节如雷霆万钧,令人震撼。 |
商业 | 公司推出新产品,市场反应如雷霆万钧,销量飙升。 |
四、总结
“雷霆万钧”是一个富有力量感的成语,常用于强调某种行为、政策或自然现象的强大影响力。它不仅在古代文学中有重要地位,在现代汉语中也广泛应用,尤其适合描述那些具有强烈冲击力和不可阻挡之势的情境。
通过了解其出处、含义及使用方式,可以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提升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