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罗是什么意思】“绮罗”是一个汉语词汇,常用于古代文学作品中,用来形容华丽的服饰或精美的织物。这个词不仅具有物质层面的意义,也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象。
一、
“绮罗”原指精细的丝织品,后引申为华美的衣饰,常用于描写贵族或女子的穿着。在诗词、小说等文学作品中,“绮罗”往往象征着富贵、奢华与优雅。其使用不仅限于服饰本身,还常用来渲染场景氛围或表达人物身份地位。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词义 | 精细的丝织品,后引申为华丽的服饰 |
出处 | 多见于古代文学作品,如诗词、小说等 |
文化含义 | 象征富贵、奢华、优雅与精致 |
使用场景 | 描写贵族、女子的穿着;渲染豪华氛围 |
常见搭配 | “绮罗轻纱”、“绮罗满堂”、“绮罗歌舞”等 |
现代用法 | 常用于文艺作品中,较少用于日常口语 |
相关词汇 | 绮丽、锦绣、华服、锦衣 |
三、延伸说明
“绮罗”一词源于古代对丝织工艺的高度发展。由于丝绸在古代是贵重物品,只有贵族阶层才能享用,因此“绮罗”也逐渐成为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在唐诗宋词中,常见“绮罗”与“美人”、“歌舞”等意象结合,营造出一种富丽堂皇的意境。
例如:
- 杜甫《丽人行》:“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 白居易《长恨歌》:“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这些诗句中,“绮罗”不仅描绘了女子的美丽,也暗示了她们的身份与生活状态。
总之,“绮罗”不仅仅是一种物质性的衣物,更是一种文化的符号,承载着古代社会的审美情趣与阶级观念。在现代语境中,它更多地被用于文学创作和艺术表达中,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画面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