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问答 >

司马迁的名言

2025-09-10 04:34:34

问题描述:

司马迁的名言,急到原地打转,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0 04:34:34

司马迁的名言】司马迁,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他所著的《史记》不仅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更是一部充满智慧与哲理的历史巨著。在《史记》中,司马迁留下了许多发人深省的名言,这些话语不仅反映了他对历史、人生、道德的深刻思考,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司马迁名言总结

1.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出自《报任少卿书》,强调人的生命价值取决于其行为的意义。

2.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表达了司马迁撰写《史记》的宗旨,即探究天地之间的关系,贯通古今的变化,形成自己的历史观点。

3.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表示人应为理解自己、赏识自己的人而付出,体现了对知遇之恩的重视。

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虽然这句话常被归为范仲淹所说,但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有类似的思想表达,强调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5.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出自《孟子》,但司马迁在《史记》中多次引用,强调一个人应有坚定的志向和操守。

6.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描述了人性中追求利益的本质,揭示社会运行的深层动力。

7.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强调即使聪明人也会犯错,而普通人也可能有独到见解,体现辩证思维。

8.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指人在关键时刻不应动摇,应坚守原则和信念。

9.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表示君子最怕死后名声不被称颂,强调名誉的重要性。

10. “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讲述治理之道,强调顺应自然、引导为主,争斗为末。

二、司马迁名言一览表

序号 名言内容 出处 简要解释
1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报任少卿书》 生命的价值在于意义,而非长短。
2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报任少卿书》 写史的目标是探索天地、贯通古今,形成独立观点。
3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史记·刺客列传》 人应为理解自己、赏识自己的人而付出。
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史记》(引) 心境应保持平和,不受外物影响。
5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引) 强调坚守气节,不为外力所动。
6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货殖列传》 揭示人性中追求利益的本质。
7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 聪明人也会犯错,普通人也有独到之处。
8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史记》 在重大关头要坚守原则,不轻易动摇。
9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史记》 君子最怕死后没有好的名声。
10 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史记》 治理应以引导为主,避免争斗。

三、结语

司马迁的名言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也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它们穿越千年,依然能引发人们对人生、道德、社会的思考。通过了解和学习这些名言,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也能从中汲取智慧,指导现实生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