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惶诚恐是什么意思啊】“诚惶诚恐”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表达一种非常谨慎、害怕或不安的心情。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尤其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更为常见。下面我们来详细解析它的含义、用法和相关知识。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诚 | 确实、实在 |
惶 | 害怕、惊慌 |
恐 | 害怕、恐惧 |
整体解释:
“诚惶诚恐”表示一个人内心非常害怕、紧张,甚至到了不敢轻举妄动的地步。它常用来形容对某件事感到极度的敬畏或不安,有时也带有自谦的意味。
二、成语来源
“诚惶诚恐”最早出自《后汉书·王符传》:“诚惶诚恐,敬奉明诏。”意思是说,面对圣上的命令,内心充满敬畏与不安。
后来,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正式或文学性的表达中,尤其是在表达对上级、权威或重大事件的敬畏时。
三、用法举例
场景 | 例句 |
工作汇报 | 面对领导的质问,他诚惶诚恐地回答着问题。 |
考试前 | 考试前他一直诚惶诚恐,生怕发挥失常。 |
礼貌回应 | 对于您的夸奖,我只能诚惶诚恐地接受。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忐忑不安 |
反义词 | 胆大妄为、从容不迫、镇定自若 |
五、使用注意
- “诚惶诚恐”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需根据语境判断是否恰当,避免过度使用显得夸张。
- 在表达自谦时,可以适当使用,以示礼貌。
六、总结
“诚惶诚恐”是一个表达极度紧张、害怕或敬畏情绪的成语。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在现代汉语中有着广泛的使用场景。了解它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成语 | 诚惶诚恐 |
含义 | 极度害怕、紧张、不安 |
出处 | 《后汉书》 |
用法 | 正式场合、书面语、自谦表达 |
近义词 | 战战兢兢、小心翼翼 |
反义词 | 胆大妄为、从容不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