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作一书生原文介绍】“胜作一书生”这一说法源自唐代诗人李贺的《南园十三首》之一,原诗为:
>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自身才能的自信。他借问的方式,质问为何书生不能建功立业、封侯拜将,体现出一种不甘平庸、渴望成就英雄事业的豪情。
原文简介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诗名 | 《南园十三首·其五》 |
| 作者 | 李贺(唐代) |
| 出处 | 《全唐诗》 |
| 诗句 |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
| 主题 | 抒发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感慨,表达对功名与理想的追求 |
| 情感 | 豪迈、激昂、略带悲愤 |
| 风格 | 激越慷慨,富有想象力和象征意味 |
文本分析
“胜作一书生”并非出自原诗,而是后人根据诗意提炼出的一种表达方式,意指“即使身为书生,也应有胜过武将的抱负与气概”。它强调的是读书人的志向与担当,鼓励人们在面对现实困境时,也要保持理想主义精神。
李贺虽出身寒微,但才华横溢,他的诗作常以奇崛、瑰丽著称。这首诗虽短,却气势磅礴,体现了他对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强烈愿望,也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普遍存在的政治情怀与人生价值取向。
总结
“胜作一书生”虽非原句,但它准确地概括了李贺诗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核:即便身处书斋,也不应甘于平凡;真正的文人,应有胸怀天下的志向与担当。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激励着无数人不断追求自我超越与社会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