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虽有佳肴原文翻译及注释分别是什么

2025-10-03 17:23:10

问题描述:

虽有佳肴原文翻译及注释分别是什么,卡到怀疑人生,求给个解法!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0-03 17:23:10

虽有佳肴原文翻译及注释分别是什么】一、说明

《虽有佳肴》出自《礼记·学记》,是古代儒家教育思想的重要篇章之一,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教学相长的道理。文章虽短,但内容精辟,语言简练,具有深刻的哲理意义。

本文将对《虽有佳肴》的原文进行逐句翻译,并对重点词语进行注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含义与思想内涵。

二、原文、翻译及注释表

原文 翻译 注释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甘美; “嘉肴”:美味的食物。“弗食”:不食用。“旨”:味美。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 “至道”:最精深的道理。“善”:好处、益处。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之后才知道自己的困惑。 “困”:困难、不通之处。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道自己的不足,才能反省自己; “自反”:自我反省。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知道自己的困惑,才能自我勉励。 “自强”:自我加强、自我提升。
故曰:教学相长也。 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 “教学相长”:教与学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兑命》曰:“学学半。” 《兑命》中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 “学学半”:教别人,等于自己学了一半。
其此之谓乎? 这就是所说的吧? “其……之谓乎”:这是……的意思。

三、总结

《虽有佳肴》虽然篇幅不长,但蕴含了丰富的教育思想,强调“学”与“教”的重要性,指出只有通过实践和反思,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提升自我。文中“教学相长”这一观点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通过以上原文、翻译与注释的对比分析,读者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文章的核心思想及其文化价值。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