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表里是什么意思】“山河表里”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地理形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区域。该词源于古代对地形的描述,强调山川河流的天然屏障作用,具有重要的军事和战略意义。
一、
“山河表里”字面意思是“山为外,河为内”,即山在外围,河流在内部,形成天然的防御体系。这种地势通常被用来比喻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险要,易于防守、难以进攻。
此词多用于历史、地理、军事等语境中,常见于描述关隘、城池、战略要地等。例如,“关中之地,山河表里,四塞之国”,便是形容关中地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二、表格形式展示
词语 | 山河表里 |
含义 | 指山川河流环绕,形成天然屏障,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
出处 | 古代地理、军事文献中常用,如《史记》《战国策》等。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地理位置、战略要地或历史事件中的地理优势。 |
例句 | 关中之地,山河表里,乃天下之中。 |
近义词 | 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四塞之地 |
反义词 | 平原开阔、易攻难守 |
常见领域 | 历史、地理、军事、文学 |
三、补充说明
“山河表里”不仅是地理概念,也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在中国古代,许多王朝选择在“山河表里”的地方建都,如长安(今西安),因其背靠秦岭,前临渭水,地势险要,是理想的都城选址。
此外,在现代语境中,“山河表里”也可以引申为一种稳固、安全的状态,用于比喻某种稳定的局面或结构。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山河表里”不仅是一个地理术语,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战略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