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贯满盈的意思】“恶贯满盈”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了很多坏事,罪行累累,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那些作恶多端、最终遭到惩罚的人。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恶贯满盈 |
拼音 | è guàn mǎn yíng |
出处 | 《尚书·泰誓上》:“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不在一人之身。”后演变为“恶贯满盈”,意指罪恶积累到极点。 |
释义 | 形容罪恶极多,已达到顶点,终将受到惩罚。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批评或谴责罪大恶极之人。 |
近义词 | 罪大恶极、罄竹难书、罪不容诛 |
反义词 | 品行端正、清白无辜、善始善终 |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恶贯满盈”最早出自《尚书·泰誓上》,原句为“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不在一人之身。”后来逐渐演化为“恶贯满盈”,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罪行已经堆积如山,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在古代,这个成语常用于对暴君、奸臣等人的评价,强调他们因作恶多端而必然遭到天谴或惩罚。现代使用中,也常用于新闻报道、文学作品中,以形容犯罪分子或道德败坏者的结局。
三、使用示例
1. 他长期贪污受贿,如今被依法逮捕,真是恶贯满盈。
2. 这个歹徒屡犯案,最终落得个恶贯满盈的下场。
3. 历史上的暴君往往恶贯满盈,不得善终。
四、总结
“恶贯满盈”是一个具有强烈道德评判色彩的成语,表达了对罪恶行为的否定和对正义的呼唤。它不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文化观念的体现,提醒人们要遵守法律和道德底线,避免走向“恶贯满盈”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