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原文及翻译】《促织》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的一篇寓言故事,通过讲述一个普通百姓因“促织”(即蟋蟀)而引发的悲欢离合,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官吏横征暴敛、百姓苦难深重的社会现实。本文将对《促织》的原文进行整理,并附上现代汉语翻译,便于读者理解其深刻内涵。
一、
《促织》讲述了成名一家因朝廷征缴蟋蟀而陷入困境,最终通过努力和机缘获得成功,但最终仍难逃命运的捉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人民的无奈,同时也表现出主人公在逆境中的坚韧与智慧。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现代汉语翻译 |
成名,字子安,是个读书人,家境贫寒,靠教书为生。 | 成名,字子安,是一个读书人,家里贫穷,靠教书维持生活。 |
县令为了讨好上司,下令征集蟋蟀,名叫“促织”。 | 县令为了讨好上级官员,下令征集蟋蟀,称为“促织”。 |
成名被指派负责此事,但他没有能力缴纳,只好四处借钱。 | 成名被指派负责这件事,但他无力缴纳,只能四处借钱。 |
他的妻子为此忧愁,日夜哭泣。 | 他的妻子因此忧心忡忡,日夜哭泣。 |
有一天,他梦见一位老人告诉他:“你去东边的山里找,会有帮助。” | 有一天,他梦见一位老人对他说:“你去东边的山里寻找,会得到帮助。” |
成名按照指示去山中,果然找到了一只美丽的蟋蟀。 | 成名按照指示去了山中,果然找到了一只漂亮的蟋蟀。 |
他把蟋蟀带回家,精心喂养,后来它成了有名的斗虫。 | 他把蟋蟀带回家,细心饲养,后来这只蟋蟀成为有名的斗虫。 |
官府见此,大喜,赏赐了他许多财物。 | 官府看到后非常高兴,赏赐了他很多财物。 |
但成名并未因此而快乐,因为他知道这背后隐藏着更大的灾难。 | 但成名并没有因此感到快乐,因为他知道这背后潜藏着更大的灾祸。 |
最终,他因过度劳累而病倒,家庭也陷入更深的困境。 | 最终,他因劳累过度而生病,家庭也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
三、总结
《促织》虽是一则短小的故事,却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它不仅描绘了封建社会中百姓的苦难,也展现了人性在困境中的挣扎与希望。通过“促织”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物,蒲松龄揭示了权力对普通人的压迫与操控,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同时,故事也提醒我们:在追求生存与富贵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无法预料的风险与代价。《促织》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与社会的真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