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掖县的解释】掖县,位于中国山东省烟台市下辖的一个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古代,掖县曾是重要的行政区域,其名称源于地理特征和历史沿革。随着时代的发展,掖县的行政区划也经历了多次调整。本文将对“掖县”的含义、历史背景以及现状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掖县的基本解释
掖县是中国山东省烟台市下辖的一个县,地处胶东半岛中部,北临渤海,南接莱阳市,西连莱州市,东与招远市接壤。该地因境内有掖河而得名,历史上曾为重要商贸和文化中心。
二、历史沿革
时间 | 历史事件 |
公元前221年 | 秦始皇统一六国,设郡县制,掖县属齐郡 |
汉代 | 属青州刺史部,称掖县 |
唐代 | 设掖县,隶属莱州 |
明代 | 仍为掖县,属登州府 |
1940年 | 日据时期,改称掖县 |
1983年 | 撤县设县级市,称莱州市(原掖县地区) |
三、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掖县地处山东半岛北部,总面积约1657平方公里,下辖多个乡镇,包括掖城、沙河、朱桥等。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原掖县区域已逐步融入莱州市的行政体系中。
四、经济与文化特色
- 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花生为主,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 工业:发展较快,尤其在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领域有一定优势。
- 文化:拥有丰富的民俗传统,如掖县剪纸、地方戏曲等,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
五、总结
掖县作为中国山东省的历史地名,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记忆。虽然如今已不再单独作为一个县存在,但其历史地位和文化影响依然深远。了解掖县的由来和变迁,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胶东地区的社会发展历程。
表格总结: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掖县 |
所属地 | 山东省烟台市(现为莱州市) |
地理位置 | 胶东半岛中部,北临渤海 |
历史沿革 | 自秦代起即为县级行政区,1983年撤县设市 |
面积 | 约1657平方公里 |
行政区划 | 下辖多个乡镇,如掖城、沙河等 |
经济特点 | 农业与工业并重,有传统手工艺 |
文化特色 | 民俗丰富,保留地方戏曲与民间艺术 |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掖县”的含义及其在中国历史和地理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