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挟泰山以超北海超是什么意思】一、
“挟泰山以超北海”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用来比喻“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的一句经典名言。原句为:“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意思是:如果一个人想要扛起泰山去跳过北海,告诉别人自己做不到,这是真的做不到。
其中,“超”字在此处的意思是“跳过”或“越过”,表示一种超越性的动作。整句话强调的是人的能力有限,有些事情根本无法完成,不是因为懒惰或不愿意,而是因为客观条件不允许。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和用法,以下通过表格形式对相关词语进行归纳与解析。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含义 | 在句中意思 | 拓展解释 |
挟 | 扛、举 | 把泰山扛起来 | 表示一种极其艰难的动作 |
太山 | 泰山 | 山名,象征巨大 | 古代常用作“大”的象征 |
超 | 跳过、越过 | 跳过北海 | 强调跨越困难或不可能的事 |
北海 | 海名 | 指北方的大海 | 在古代地理中常指遥远而不可及的地方 |
语人 | 对人说 | 告诉别人 | 表达一种陈述或说明 |
我不能 | 我做不到 | 真正的能力不足 | 强调客观限制而非主观意愿 |
三、延伸理解
“挟泰山以超北海”在现代语境中常被用来形容那些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比如“让一个普通人一夜之间成为世界级科学家”,这类事情即使有心也无力完成。它提醒人们要认清自身局限,避免好高骛远。
此外,这句话也反映了孟子的思想——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也要明白哪些事是真正无法做到的。这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认知,也是一种智慧的体现。
四、结语
“挟泰山以超北海”中的“超”字,意为“跳过”或“越过”,整个句子表达的是能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通过了解这一典故,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文的深意,也能在现实中做出更理性的判断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