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短心长意思和来源是什么】“发短心长”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虽然外表看起来普通或不显眼,但内心却非常有智慧、有远见。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在文学或正式场合中偶尔会被引用。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含义 |
发 | 指头发,也可引申为外貌、表面 |
短 | 短小、不突出 |
心 | 内心、心思 |
长 | 深远、长远 |
整体含义: 表面看似普通或不起眼,但内心却有远见、有智慧。
二、来源与出处
“发短心长”最早出自《左传·僖公十五年》:“发短而心长。”原意是说一个人的头发短,但心思却很深远。后来逐渐演变为一个成语,用于形容外表平凡但内心不凡的人。
出处 | 《左传·僖公十五年》 |
原文 | “发短而心长。” |
后世引用 | 用于形容人外表不扬但内心深沉 |
三、用法与例句
用法 | 示例 |
用于形容人 | 他虽其貌不扬,却是发短心长之人。 |
用于评价人物 | 这位老者虽年事已高,但发短心长,见解独到。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藏器于身、韬光养晦 |
反义词 | 外强中干、华而不实 |
五、总结
“发短心长”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强调内在品质的重要性。它提醒我们不要以貌取人,真正有价值的人往往低调内敛,却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和远见。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含义和用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